某一个“嫂子”:
“随时到我们家来,吃便饭……”(怪人很感动)
“……给我们那个儿子教一教英语。”(怪人很失望)
某一个“弟弟”:
“星期天几个同学打算去北山,你跟我们一起去玩儿好吧?……”(怪人开始想,有没有时间?)
“……他们可以跟你练习口语。”(怪人开始想,可以用什么借口来拒绝?)
以前有阿姨让我去她家吃饭
say,"教教我女儿画画儿"
一开始挺乐意
可次数多了就发现我不但要教画图,
几乎和家教型保姆没有区别=_=
后来学会敷衍~多说说别的也就Pass了
有时候中国人这样说,并不代表是有求于你,而只是担心客人由于受到邀请而产生的欠人情的感觉,担心客人会过意不去,这是种文化的东西,不一定每个民族都会这么认为.
由 psychic 发表于 2005年07月01日 13:47很同意psychic的说法,提前打消你的“过意不去”, 有时候。
也许还有可能是为自己的邀请加一条理由,以免显得“唐突”或者“欠妥”,会不会?但是,加的这条反倒使你这个laowai觉得邀请人有点“欠妥”了。文化差别,还是处处可见的“说听两异”?
曾经有老外对我说过差不多的话,他说他想练习汉语口语,顺便我也可以跟他练英语口语。我说我不需要练习英语口语,就没跟他出去。
我喜欢朋友间自由的交流,谈自己的感受想法,即使是有语法上的错误,大家也会了解彼此的意思。如果只是单纯想练口语,会不自然,会找不到话题。不喜欢所谓的“Language exchange语言交换”.
由 Kun 发表于 2005年07月03日 00:27 呵呵,有能力\有时间\有心情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别人,没什么不好.请吃饭怕不去而请您帮助,是真也是假.请参加游玩,让你说家乡话,算不得过份.
在中国,人们为了密切与别人的关系,有时会主动请别人为自己做一件简单的事,这样他就欠别人一个人情,有机会,他就有理由为别人都做些事.通过这种方式,来密切双方的关系.
这么简单的文章(抱怨?)竟然引起了这么多富有意思的流言,太好了!
qiyalawalai: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
Kun:“语言交换”的基础本来就是交朋友,通过这个渠道我也交过几个非常好的朋友,但是有时候为了“语言交换”同某一个人见过面,很快就觉得没有感情,见一两次面后再不见,这也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啊。
嫂子的儿子和弟弟的同学年纪都比我小,孩子嘛,因此我不太愿意跟他们聊。要是换一个和我同岁,美貌活泼的mm,情况就复杂一点呗!
另外我确实感觉他们(尤其是那个嫂子)拿我当“工具”,再说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异国工具”——人不人,鬼不鬼,一句话:怪人。
其实,后来我跟那个儿子打过篮球,这一来就算成为朋友吧,也聊过天,又跟他一起做过饭。
你的无心“抱怨”恰好击中了我们的要害,你把我们看的太彻底了。短短几句对话就刻画出了我们中国大部分人的形象,还能说什么呢?(悲哀中),一句经典对白送给你,高,实在是高
由 qiyalawalai 发表于 2005年07月03日 14:31看到你在我的blog上的留言又意外又高兴,你是怎么发现的,是因为我的网志上有你的链接吗?
你这篇小文挺有意思,你知道在上海有很多老外做外教的?我有一个曾经在欧美待过好几年的台湾朋友就很不服气:我的英语不比他们差,为什么他们只开给我外教薪水的三分之一,长一张老外的脸就那么值钱吗?呵呵。
我在考虑做整容,最近工作不大好找,做外教不错的。:)
oshee:通过我的网站的日志文件我发现你的网志上有我的链接了。
你朋友开的玩笑太对了。中国有一些外教,母语不是英语(比如说来自欧洲大陆),但是凭“外国人”的身份还能任英语教师。而且有一些人是在英语国家出生的、长大的,母语就是英语,但是因为是华人,长得象中国人,在中国有少数学校不愿意聘请他们做外教。太不讲理。
Mary:那些山属于青海省,但是离甘肃也只有一公里左右。
:( 呜哇呜哇~~Todd,我早就加了你的链接,你都没有给我留言,偏心哦~!!嗬嗬,玩笑!!
oshee:我看了辜鸿铭的学习方法,感触良多,链接在这里,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就是不知道你的想法会不会和我一样。
http://zmenglish.blog-city.com/read/1274089.htm
不过我开始又好好学习英文的一个原因是看了那个意大利青年的blog,他中文能写得这么好,我们的英文为什么不能学好?大家都是人!
由 Awa 发表于 2005年07月04日 23:35
我潜意识中能想象到很多中国人都会这么说,具体的原因就不知道了,应该不只一两种可能的原因。 这的确是个复杂的问题,我觉得你可以多观察观察。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你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不能用别国人的思维来理解汉语。
我用D是国产好东西X-D 也许是还不上手~
为了不至于每次要用GOOGLE搜ARavip来你的Blog效率太低浪费生命,我再钻研一下:-目
我还是觉得这是个文化现象,就象点头代表"是",在很多民族那里却是"不"的意思.
哪怕再把国人说成怎样的功利,也不会把初次见面的异国人士当作工具,这样的邀请可能太过于唐突,加上一个借口就显得不那么冒昧了,客人也不用过意不去麻烦了主人.
另外,在美国肥皂剧friends也是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人主动向朋友提出一些帮助(give sb a hand),为了避免朋友的过意不去的尴尬,而会主动向朋友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条件,这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的平衡.
由 psychic 发表于 2005年07月07日 17:46hehe,看了你的抱怨,心里真是感慨万分,觉得有趣,却也在意料之中。
学了几年英语,也“利用”过不少老外,我生活在小城市,老外比较稀少,所以老师叫我们不要“放过”一个外国人,在大街上见着就说hello, 完了实在没话说就说goodbye,那时外国人随便唠两句,我都当个宝似的背半天,心里也清楚人家可能会烦,但是和英语的native speaker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很宝贵,而且对国外的文化也非常好奇。
我想您应该也能够理解,您刚学中文时想必也希望能多和中国人交谈吧。刚开始时的交谈也许只是建立在语言交换的基础上的,因为还不具有更深层次交流的能力,但是若是以思想交流或者说是以交朋友为目的,那么就会有很多的sharetime, 也会有很多的fun,因为这友情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我喜欢和我的外国朋友聊天,并不是为了practise english, just because of friendship and the happy time we shared。
我们的上一辈,如你提到的“大婶”,对你提出的“陪练英语”也许的要求是纯粹地出于善意“利用”的目的,可我觉得,我们的同辈人,与您的交流多半是出于对文化的好奇吧。(呵呵,少数初学者例外)
不过,看来你在的地方老外不多,“繁忙”程度不难想象啊。 呵呵,同情, 敬佩。
yuejuan:我刚开始学中文的时候,竟没有向街上碰到的华人说“你好”和“再见”。很多中国学生好象坚信这种非常段的交流真的有利学习外语,你那个老师也这样想,但是在澳大利亚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妙诀”。你觉得那个老师为什么劝你们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英语能力(这么段的交谈能有什么效果?)还是为了提高自信(很多中国学生确实很怕跟外国人说话!但是如果你的水平偏低,加上外国人的口音也许不标准,跟陌生的老外打招呼反倒会有害自信)。
交一个母语是英语的朋友,频繁交流,当然有好处。我也很了解并同情中国学生因这样的机会很少而发愁,但是我觉得跟街上偶然碰到的外国人说“hello”和“goodbye”根本不会有效地代替。
你好Todd,我也觉得这种hello,goodbye的练习对英语水平的提高确实不会有大的帮助,而且这种交流多了自己都会觉得很无聊。
不知道你学中文的时候有没有为方言而烦恼过,可是现在我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同国家的英语的区别真的很大,澳大利亚的,加拿大的,美国的,英国的,尤其是英国英语,理解起来实在费劲,现在大学里,班上,社团里,留学生很多,大家一起玩的机会也很多,于是我的英语变成了杂交型的,实在烦恼。不知你学中文时是怎么解决方言的问题的,只学普通话?很多中国人普通话发音都不标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