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应该大概解释一下澳大利亚的乞丐是怎么样:其实,澳大利亚基本上没有真实的乞丐,主要原因是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能收政府发的援助金(每两周一小笔钱),因残废而不能工作的人也能收援助金。固然有时候也能遇到向你讨钱的人,尤其是人无家者和家庭比较贫穷的年轻人,可是因为并不是成天讨钱,所以不可叫做为 “乞丐”。而且他们不愿意简单地说 “我好穷啊,求你给两钱,” 他们通常用很具体的借口,比如 “身上没钱,但我需要买车票回家”。借口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大家都知道存在为了买酒而讨钱的现象。
现在我要给你们介绍我朋友 David,是个 “ABC”,即 Australian Born Chinese(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华人)。象大部分 ABC 一样,虽然他长得象中国人,但是文化上最象澳大利亚人。
他也维持着 blog(当然是英文的,虽然他会说粤语但是汉字只会写简单的几个)。几个月以前写了这个故事:下了班,他往火车站走着,有一个小伙子向走过的人一个一个地讨钱。但是到 David 跟前的时候,他学了中国人的口音说(我用拼音写个大概)“wan duo la! wan duo la!”(“one dollar”,一快钱)。
David 在网页上描述这个故事,以下说一句 “他妈的蛮汉”。他很少说脏话,所以我能察觉到他被这个经历激动了一点。不知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这个故事偶然会浮在我的脑海里。
芬兰也没有人乞讨,至少我没有看到过。失业的人都会有失业救助,但补代表没有穷人,当然标准不同,相对而言,北欧都是富裕的福利国家。一个权威机构的最新统计说芬兰有340,000穷人。芬兰人口也才500多万,这样看来岂不是15个人当中有1个穷人?贫困线怎么算的?Go figure...
这里普遍认为失业的人是态度问题。
"态度的问题",澳大利亚也有不少人这样来 “分析” 失业难题。实际上,几十年以前的澳大利亚(我父亲毕业的时候)失业率比现在少的多,但是现在就是人多工作少。
我想,也许你对朋友遭到嘲笑感到不平,因此你理解他的态度;也许,你对那个讨钱的人又怀有同情,因为他可能真的需要帮助,或者他学着中国人的口音只是想开开玩笑,因此你对那个故事或场景印象深刻。我看完这个故事心情也有些复杂。
在中国,乞丐的地位低得不能再低了,谁都可以唾弃他们,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受骗的经历,因此我们(我和我身边的人)现在基本上不再施舍他们,但是每次我走过乞丐身边的时候,总觉得心灵还是受到拷问。因此我的基本原则是:对看起来确实需要帮助的人,只给衣服或食品,不再给钱。
另外,Todd,忍不住想纠正你的几个小错误:1、“真实的乞丐”应改为“真正的乞丐”;2、“他被这个经历激动了一点”表达为“这个经历对他有些刺激”是否更好些?3、“偶然会浮在我的脑海里”这句话很有些文学意味哦,但“浮”要改为”浮现“比较好。
谢谢你写这些给我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