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4月11日

《我的父亲母亲》

前天看了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我哭了!这个电影真好。(提醒:这篇文章会揭露某些情节细节)。

首先,拍得十分漂亮,风景真引人入胜。其次,该片的相当简单的故事很动人。我不喜欢过于感伤的电影,明明显显的要激动观众那种片子,比如说《美丽的大脚》不但拼命强调村里的贫穷困难,而且人都哭东哭西,哭个不停!我估计导演的想法是,观众看这么多人都哭得这么卖力,谁不感动?其实,我只看得无聊。《我的父亲母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感伤的,不过微妙得多,是人的简朴真诚最感动我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有三个片段:第一片段,儿子回家,得知父亲去世了。最给我留下印象是,村庄三四十年内的变化和当地风俗的衰落。现在村民不坚持传统的丧礼风俗,也不用织布机,而且很多人都不得不去外边打工。第二片段是父亲母亲几十年前的爱情故事。第三片段是结尾,但是这片段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确定父亲人好,当老师也非常认真。比如说,在电影第二片段中我们经常见他讲课,但是在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发现他用的书不是课本而是他自己编的。

虽说我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很浅,但是我还觉得有助于我对这部电影的了解和欣赏。我就提两个镜头作为例子:村民开的车辆是旧旧的、吵吵的小货车,但是抬父亲的棺材往家而行的时候也有一些从前的学生从城市开现代化的皮卡车来参加,这个很有意思的对照实际上很普遍。其次,有一次那个老师想去井打一担水,但是有一个村民看见了,不让他自己打水,很固执跟老师挣扎了,最终好容易把扁担枪过来。

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我也看过,好几年以前看过。说实在,我不太喜欢,尤其是那个很奇怪的结尾。其实,在若干方面《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有所相似:背景都是小村庄,故事都关系到教育,人都很简朴真诚。要是我再一次看《一个都不能少》,因为现在更了解一些文化背景,也许更喜欢一些。

由 Todd 发表于 2005年04月11日 23:34
留言

I thought that's a old movie. anyway, I am not a big fan of 张艺谋

jack Chen 发表于 2005年04月12日 00:11

张艺谋的作品,是越到后面越不好看.如果Todd要看中国的电影,我推荐最近一部的电影,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电影不应该是在故作高深...其实也没什么高深的道理..要看高深的道理,我还不如看哲学家写的书呢.电影应该是简短紧凑的精彩,张艺谋2000千年开始的电影...一部都不好看..甚至可以说比较难看.

由 locifer 发表于 2005年04月12日 04:03

天啊..又是老问题.我推荐的电影的是可可西里.另外再推荐一部:孔雀.这两部电影都很不错..你说的真实感...这两部电影绝对有真实感.特别孔雀这部,极有中国特色..是中国一代人的缩影.

由 locifer 发表于 2005年04月12日 04:10

开什么玩笑?>是中国一代人的缩影?那电影拍得太没有代表性了,整体上来说中国没有任何一代人是那样的,严重的心理变态,简直就是 disturbed, and disturbing.
很多人说好我也能理解,但我觉得他们混淆了道具/环境和故事本身。看到那些小时候熟悉的生活细节,我也觉得很亲切,但故事和人物实在是太让人无法接受了...

由 snrsinica 发表于 2005年04月12日 22:40

Jack、locifer你们两个都说不喜欢张艺谋的东西,可是我还不清楚,你们有没有看过《我的父亲母亲》?我觉得这个跟别的我看过的张艺谋电影有点不同,可以说 “吸引力” 更大一点,毕竟是爱情故事嘛。

很巧,我看《我的父亲母亲》当天也看《孔雀》了。难看之极!但是这个可能跟文化理解有关系,因为看的时候我没有顾及社会背景的影响,只以为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看完以后我说 “全家无一个人没有毛病!” 这时才有人给我解释,这部电影的目标是表达70年代的中国社会的气氛。就算那人早一点告诉我,也帮不了我,因为我无法辨别真实的方面和夸张的方面(就像snrsinica说了,我估计肯定有夸张的地方,但是我无法判断)。相比来说,《蓝风筝》比较好懂一些,其描述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具体表现,而《孔雀》描述的是文化大革命对老百姓的思想所产生的无形的长久性影响,对吧?

《可可西里》我也看过,又写过短短的看后感

由 Todd 发表于 2005年04月13日 07:51

孔雀真正的艺术片,这个剧本以前就有很多导演想拍,最后是顾某接手了,用了一些抽象的手法,把人的心理表现到行为上,很直接反应当时文革那种压抑的心理...那些变态的手法是为了讽刺那个时代的荒诞.显然写这个剧本的是经历过那个时代.就是为了烘托出整个社会的状态.最喜欢看这部的电影则是经历过文革的那些人,你说他们喜欢变态吗.显然不是.但是以哲学层面的看法,他们那一代是扭曲的一代.并不是说他们人真的有问题,但是他们往往回忆到那个时代就是认为有问题的.

孔雀不好看在于,还是用了太多艺术手段,故事性是够的.而且只抓住一部分人,老顾也说:"外国人看不看的懂那是他们的事,我这个就是拍给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中国人看的"

与一般电视不同的是,某些可能来心理对白,让演员念出来,做一些效果处理,则孔雀是行为的来表达的,显然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手段.

虽然我认为是烂片的"英雄",张艺谋的,他最精彩的是什么,夸张的处理了"英雄"里面秦军的力量,这就所谓的"暴力美学"在秦军这个战争机器上,的确让你感到美.但是没什么故事,老谋子的片后期就没什么故事性可言.

孔雀作为艺术片也是如此,真正的算一部艺术片,没做过什么商业广告,后来得奖才出名的.

孔雀的亮点是在于电影的画面, 那种象人的回忆的时候一样的画面,另外,还有一点是片断的回忆,整部电影就想一个一个的片断的整理起来,这就是孔雀的高明之处.

看孔雀就是好像看别人的回忆一样..就是这么一个感觉..艺术片更多给你是一个感觉和感触.

由 locifer 发表于 2005年04月13日 14:26

可可西里,对于todd我要说一下,以我角度很明显就出现几个字眼,很多中国人看这个也非常感动.

大自然,生命力,人的欲望与正义,基本上以这几个为主题.如果光讲述大自然的恶劣..拍大沙漠不更加好吗.

文艺片就这样,说不出具体的什么东西让你觉得好看,可可西里让人感动的不单单是那些防猎杀藏羚羊的正义行动.

让我觉得好看的就是那种美,大自然伟大的力量,生命面对自然是如此的渺小,为生活所迫来猎杀藏羚羊的人们,为了保护藏羚羊的正义的人们,他们之间对抗,很微秒,你不分清楚他们哪个是好人,哪个算坏人,好人不是纯正的好人,坏人也不是纯正的坏人.好人也有因为生活的问题而卖藏羚羊的,坏人也是没办法的才去猎杀藏羚羊的,而且就是为了拨一个藏羚羊几块钱的低收入而冒生命危险.这显然是电影中的亮点.

由 locifer 发表于 2005年04月13日 14:49

todd你很细心啊,弄成"继续阅读",是不想让没看过电影的人提前知道情节吗?真是不错.

由 铁成 发表于 2005年04月13日 15:37

铁成:我当然会考虑到那个,因为我自己最讨厌别人在我还没看的时候告诉我好书或者好片的结尾!

由 Todd 发表于 2005年04月16日 21:49

推荐你看一冯小刚的片子吧! 还有冯小宁的!

由 海峰 发表于 2005年04月20日 13:47

我也建议看冯小刚的片子.
冯小刚的片子有很强的社会性
如果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不多的话
基本是看不懂的.
冯氏幽默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影对白
呵呵

由 heaven 发表于 2005年04月25日 19:20

不管是"一個都不能少"(剛好我沒有看我的父親母親,但經過您的介紹,我有時間會找來看),或是"孔雀",
裡面的中國對於我這個台灣人是很陌生或不太理解的,
因為和我成長的一切經歷和環境大不相同,不過看幾篇您的作品,發現由"老外"的觀點來看中國又是有另一種趣味。您的中文文章寫得挺通順的!

小聖 发表于 2005年04月27日 20:32

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符合所有人的口味,让全世界都感动得要死,只要自己觉得好就可以了,中国第五代导演是一个很善于民族反省反思的一代,另外我也很喜欢《我的父亲母亲》

由 阿升 发表于 2005年04月28日 17:05

馮小剛的幽默是一種較深刻的北方黑色幽默。
而張藝謀這幾年的作品稱不上是作品,都是花架子,沒多少内涵。

Ranhoo 发表于 2005年04月30日 17:53

张艺谋在他的每一部电影里都试图表现一种极致,2000年以前的片子艺术美感追求的淋漓尽致,而近几年的作品就商业味浓厚了。虽然近期的作品依然保持着一贯华丽的画面,流畅的叙述风格,可是,没有好的故事情节,纯粹的迎合市场的低俗品位,可以雕琢的痕迹太过于明显了。终究流于平庸了。

由 victoire 发表于 2005年05月22日 22:01

张艺谋的片子是越拍越烂 我的父亲母亲还算好点的 英雄 十面埋伏 都忒商业 偶不喜欢 还是艺术片好一些的啦

由 小妖 发表于 2005年09月13日 13:15

推荐你看徐静蕾的《我和爸爸》。

由 kexinshiyu 发表于 2005年11月17日 01:02

恩,请问有没有看过(书)?回来写下你的意见?

由 Ann 发表于 2006年11月17日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