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房子对面那栋楼里住着一个男孩儿,名字叫吴维。我不认识他,只认识这两个字。原因是他的一个小朋友也住在同一栋楼里,这个小朋友要找他玩儿的时候(尤其是星期六、天早晨),老是不打电话,也不愿意动脚去找他,而是站在窗口大声喊来喊去:“吴维!吴维!”。即使叫了几声都没有答应,他也毫不气馁,就继续喊,并且声音越来越大,每个字也拖得越来越长。
我记得,小的时候夜里醒过来,常常也这样喊:“妈!妈!”。我们的房子有一点大,要叫得很大声才能把妈妈叫醒。等她挣扎地起床,来到我的床边,我最可能说,“有没有水,我渴死啦!”。做母亲可真辛苦啊!
已被批改
看的出是一篇认真写的日记, 是啊!做父母都是很辛苦的, 可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会心甘情愿的享受这样一份辛苦。我想有一天我也会有自己的儿女的, 到那时, 我会不会也能从夜里醒来为我的孩子倒一杯水呢? 我想我还是会先好好的回报我的父母。
等有孩子了再说吧!
啊,“回报父母”这个想法在中国很常见。我认为大部分澳大利亚人,虽然非常感谢父母,但是还不去找一个方法真正地回报一下。而且中国的父母有所期望这么的回报,澳大利亚的父母则没什么相似的期望……除非跟儿女吵架的时候,说“难道我不为了你辛苦了半辈子了吗”!依我看,长大的时候收到了父母的那一片慈爱之心,然后就应该转给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一种“回报”吧。
哈哈,毕竟这是最直接的方法,打电话要记住别人的电话号码,还要借助于电话,还不如直接用自己的喉咙来的简单,至于是否打扰到别人,小孩子是不会想这么多的.
说道对父母的回报,确实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差别.我比较欣赏西方的方式,回报这种东西,有时实在是对自己的一个无谓限制.
你遇到的事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那时候是高中一年级,为了考到理想的大学,我每天很努力,但是当我在下午六点以后和星期六星期天要看书时,院子里每天都会听到有人在喊一个永远都不变的名字“马立宏”,而且通常是持续很长时间,有时甚至是很多小孩一齐喊或者轮流喊,对“马立宏”的叫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而坐在书桌前的我却快要崩溃了。天哪,做不完的试卷!看不完的文章!背不完的单词!解不出的数学题!还有那可恶的迟迟毫不出来的“马立宏”!我脑袋里嗡声一片。那时,我很想告诉“马立宏”,让他或她听到喊声后马上应答,但我不认识“马立宏”,所以也就在忍耐中读完了高中三年。
后来,当我在大学期间偶尔回家时,依然还能听到有人在喊“马立宏”,只是喊人的声音已不是童音,有些成熟的味道。但“马立宏”依然在被呼唤。
前不久我回家,此时的我已是研三,可是在我刚放下包进房间的刹那,我又听到了久违的、熟悉的高喊:“马—立—宏—”。“马立宏还在这个院里住?”我问妈妈,妈妈说是的。
尽管现在这拖着长音的高喊已不会影响我读书,但我还是习惯性地觉得有点烦躁。
可怜的“马立宏”,不认识我,却被我烦。
由 yuxiang 发表于 2006年06月18日 01:10